【美】奇普·希思

认知:形成清晰地自我意识,明确问题所在,同时依靠自己或他人突破认知,做出行动

惊喜:赋予多感官的享受,给予刺激并打破脚本,创造额外价值

荣耀:设计有意义与等级的里程碑,真诚的认同,利用”特殊的错误者“激发勇气

连接:建立共同的有意义的愿景,形成使命感,在理解、倾听和关心上加深情感

前面刚看完《上瘾》,现在来看《行为设计学》,虽然讲解角度有异,但是不外乎都从心理学出发剖析了人的行为特征和根本需要,认知、惊喜、荣耀、连接。很多人觉得心理学的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,事实上只要看起来有理有据,什么都可以是“正确”的,不过心理学就是验证这种正确性的,有了科学的数据和真实的案例,让道理更有说服力,虽然只是解释的一种途径,但我们确实需要一定的支撑,就和科学的证明一样,即使未来有推翻的可能。

这次看书的过程除了沿用了上次语句重述的方法外,还借用了《我最想要的记忆魔法书》中的联想和链条记忆的方式,将重点情景化,第一次的记忆尝试帮助我有秩序地留住了要点,关于书中四点执行的一些技巧和原理案例,和《社会心理学》的其实都相互印证。

这本书名为行为设计学,即是行为,那就渗透在生活的各面,包括事实案例也集合了服务、产品、教育、处事、工作等多个维度。本书的核心是围绕打造峰值体验开展的,我们生活的体验就像书里说的“绝大部分平淡无奇,但偶而会让人拍手叫绝”,这些拍手叫绝的瞬间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些高光时刻,甚至让我们对时间产生顿感,但这些美好的体验都是可以被人为创造的,现在大家所谈的形式感、难忘的回忆大多都是被刻意制造以此为我们走过的路划下痕迹,好让我们在回头张望时能看到自己。放到产品和服务中看,这些体验都是设计的结果,话虽如此,很多人却不以为然地沉浸在“设计的合理性”中去抱怨陈规旧制,越来越多的工具和规范的出现界定了设计的面貌,也给我们带来了创意不再的假象,过去的很多时候我会抱怨把我们扔在后面的时间,好像之前所有新兴事物的出现都在截断我们的谋生之路,我们已经足够用目之所及的这些东西来填满欲望,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多掌控的权力和自由,不再饥渴、不再需要。但实际的生活总是在新鲜和乏味中打转,我们永远需要被关照,在情感上,让我们自己知道什么是想要的(认知)、得到愉悦(惊喜)、感受价值(荣耀)并与人联结(连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