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分析的基础框架
不管是为了训练设计思维也好,或者是为了找到自己的设计参考和依据,分析功能都是交互设计的必修技能,只有了解了产品功能背后的设计逻辑,才能在面对自己和面对其他人“为什么这么设计”的质疑时,给出有力的说服。
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功能呢?其实可以从两方面入手:功能存在的必要性和功能设计的合理性
一、功能存在的必要性
明确场景、目标、需求
功能从需求中来,需求从场景和目标中来(这里的需求包括了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),分析功能前必须回到设计的原点才能有更广的分析视角,不容易局限在当前既定的设计形式上。
二、功能设计的合理性(有价值、可实现、优先级)
虽然产品的对象是用户,但我们仍然做不到完全依附用户的喜好需求来设计,商业、技术、资源等等的设计变量都会成为设计关键的决策点,所以来分析功能的合理性也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看,分析时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充分了解和使用该功能,明确它所有的使用场景,它的设计形式和相关细节
就像我们不能随意评判一个不熟悉的人一样,充分了解功能是分析的前提
有时一个功能在不同的产品语境中会发挥不同的作用,所以我们既需要把功能剥离出来单独去看,也需要理解它在产品中的意义
了解功能设计受到的约束
其他功能影响:除了功能本身,还要分析当前产品中的相关功能或者有重叠作用的功能
技术影响:技术架构、技术实现的难度等
其他因素影响:比如历史版本下的用户使用习惯,功能改动的成本等
同时判断设计的优点和缺陷,避免先入为主和单一视角
为什么功能要这样设计并不意味着这样设计一定是最好的方案,可能会存在其他问题
也许设计者了解当前设计的优劣,权衡下选择了这样设计,那我们就要知道为什么利大于了弊
如果分析后发觉当前设计的问题太大,我们就需要设想更理想的方案

三、叙述角度
以上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在叙述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点:
用户
用户的使用场景、发生的问题、用户需求
产品(放在全局中去看)
产品性质
产品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目标
其他功能的影响和限制
技术
技术上的实现条件
其他
历史的问题等
四、想法
上面的总结只是从常规的设计角度去理出了一个框架,但产品或者功能本身应该是自由的,我们可以有维度地解析,但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看法去诠释,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、社交经验,人生经验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头脑,这是思维升级的突破点。